大家周四好,欢迎来到《英伦商法快讯》,本周需要重点关注的英国商业、商法信息有:
- 英国财政大洞难填:房东或面对更高税收
- 英国航空客流量突破疫情前水平,创下历史新高
- 10月起能源账单上涨,数百万家庭冬季压力再加重
- “价格透明”新机制:帮消费者省钱
- 公司注册系统登录改革:10月启用GOV.UK One Login
- Poundland有救了,重组计划获批,暂避破产危机
→英国财政大洞难填:房东或面对更高税收 英国财相雷切尔·里夫斯(Rachel Reeves)最近常常成为新闻焦点,几乎时不时就会从她这里传出令人担忧的消息 —— 因为英国工党政府正面临一个巨大的难题:如何在不触碰竞选时承诺的“红线”的前提下,填补高达400亿英镑的财政缺口。
据《泰晤士报》报道,财政部正研究一项颇具争议的方案:将国民保险(National Insurance,简称NI)扩展到房屋出租收入。换句话说,未来英国房东的租金收入,可能要和工资一样缴纳国民保险。
目前,国民保险NI主要针对劳动收入征收,而房产租金、养老金和储蓄收益基本上是免征的。如果这一制度扩展到出租收入,政府有望因此多收大约20亿英镑税款。根据官方数据,2022-23年度英国共有220万人从房产出租中获得净收入,合计约270亿英镑。如果按照8%的NI税率计算,单是房东群体就可能为财政部贡献超过21亿英镑。
对财政大臣来说,这似乎是一招两全其美的“妙棋”。一方面,不涉及提高现有税率,因此不会违反“不给工薪阶层加税”的竞选承诺;另一方面,又能快速补充财政收入,缓解外界对英国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
 然而,对私人房东来说,这无疑是又一次沉重打击。过去几年,他们的处境已经不太好过:自2017年改革以来,房东只能将20%的房贷利息从租金收入中扣除,而此前这一比例高达40%-45%。再加上通胀高企、利率走高、监管趋严、法律更倾向于保护租客,租赁回报率本就不断被压缩。如果再增加额外的税收负担,许多房东可能会觉得继续持有房产“得不偿失”。
专家担忧,这一政策可能加速房东退出市场,导致租赁房源进一步减少。而在需求居高不下的情况下,租金上涨几乎是必然趋势。也就是说,如果这一政策确认将进一步恶化英国租赁市场的供需失衡,租金还会继续攀升,租客的生活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事实上,这仅仅是个开始。国家经济与社会研究院(NIESR)预测,未来英国可能需要超过500亿英镑的额外税收,才能让财政计划看起来足够稳健,避免金融市场对政府失去信心。而包括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在内的多家机构也认为,税收增加的规模至少会在150亿到250亿英镑之间。
可以预见,今年秋季预算案公布时,房东们将成为最紧张关注的群体之一。毕竟,这不仅关系到他们的荷包,还可能牵动整个英国租赁市场的未来走向。届时,栈长也会第一时间为大家分享相关动态。
→英国航空客流量突破疫情前水平,创下历史新高 英国民航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4月至6月),英国各大机场共接待旅客8100万人次,不仅比去年同期增长3%,更首次超过疫情前的峰值,创下历史纪录。
这说明,英国的航空业已经全面复苏,航空出行需求全面回暖,据统计,上半年累计客流量已达1.41亿人次。比如,都柏林、阿姆斯特丹以及西班牙的马略卡岛和阿利坎特是最受英国民众欢迎的目的地。
业内人士预计,今年夏季旺季(7月至9月)还将再创新高,英国航空业已强势走出疫情阴霾。不过,随着希思罗和盖特威克扩建计划的推进,如何在满足旺盛出行需求的同时,兼顾环保目标,仍是摆在政府和社会面前的一大挑战。
→10月起能源账单上涨,数百万家庭冬季压力再加重 英国能源监管机构Ofgem宣布,从2025年10月起,燃气和电力价格上限将上调2%,意味着数百万家庭的账单将再度上涨。以一个典型家庭为例,每年能源费用将升至1,755英镑,比当前多出35英镑,相当于每月增加约2.93英镑。
 信源:BBC
这次上涨的主要原因,并不是能源批发价突然飙升,而是多项额外成本的叠加。其中就包括给领取福利者抵扣冬季账单的“家庭补贴”、维持电力系统平衡的费用以及燃气网络的固定运营成本等。
这个冬天,不少家庭要面临沉重能源账单压力。目前英国约有40亿英镑能源债务尚未偿还,许多人还依靠学校和慈善机构提供燃料代金券来渡过难关。
→“价格透明”新机制:帮消费者省钱 近日,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CMA)发布了一份讨论文件,探讨如何利用《2025年数据使用与获取法案》(DUAA)推动“价格透明”(PT)机制。
所谓PT机制,可以理解为一种“智能数据”应用:企业将价格和产品信息共享给平台,再由授权的第三方进行整理和发布,方便消费者比较选择。
一个典型案例就是计划在2025年底上线的“燃油查询”项目(Fuel Finder),消费者只需输入位置,就能即时看到周边加油站价格。官方预计,这项服务在未来十年能为英国消费者累计节省超过101亿英镑。
CMA认为,PT机制的最大优势在于降低“找最便宜”的搜索成本,让价格更加透明,进而激发企业间的竞争。尤其是在那些商品标准化程度高、价格难以提前看清的市场,这类机制更有用。
因此,CMA提出设计要点,包括是否强制参与、统一数据标准、监督机制及资金来源,并强调所有机制都必须遵守消费者保护和竞争法。简单来说,未来英国消费者或许能更轻松地“货比三家”,而企业也会因为竞争压力而提供更实惠透明的价格。
→公司注册系统登录改革:10月启用GOV.UK One Login 英国公司管理处(Companies House)宣布,自2025年10月13日起,用户将必须通过GOV.UK One Login才能访问WebFiling账户。
这意味着现有用户需要在截止日期前,把原有的WebFiling账户与GOV.UK One Login绑定,而且一个账户只能对应一个登录名。如果之前多人共用同一个WebFiling账户,今后则需要分别注册GOV.UK One Login,并使用不同的邮箱。
新系统将采用双重身份验证,安全性更高,同时也将逐步取代政府其他登录方式,包括目前广泛使用的Government Gateway。为了避免届时无法顺利使用,公司管理处提醒广大公司董事尽早检查和更新邮箱地址,并提前完成GOV.UK One Login的设置。
这一调整不仅提升了账户的安全性,也让未来政府数字服务的登录方式更加统一。对企业和个人用户来说,提前准备好新的登录方式,才能确保10月之后办理业务不受影响。
→Poundland有救了,重组计划获批,暂避破产危机 英国平价连锁店Poundland在资金即将耗尽前夕,成功获得法院批准其重组计划,从而避免了进入破产管理的命运。该公司原本预计最迟9月7日就会现金断裂,如今在私募股权公司Gordon Brothers旗下子公司接手后,将获得总计约9,000万英镑的新资金注入。
Poundland目前在英国拥有约800家门店和1.47万名员工,但因市场环境艰难,近两年财务状况持续恶化,去年就出现3,570万英镑税前亏损。为了削减开支,Poundland已宣布关闭68家门店以及部分仓储中心,并停止线上业务。
而这一裁决将是Poundland的救命稻草,Poundland也计划下一步通过优化商品种类、降低价格,让其重回增长轨道。但这一存在阵痛期 —— 许多员工将因此失去工作。
创立于1990年的Poundland曾因“全场1英镑”模式走红,但随着新冠大流行的到来,通货膨胀高企,Temu、Shein等跨境电商的“降维打击”,Poundland也无法独善其身,难以在竞争激烈的零售市场中生存下去。
|